|
陈 贵 (2011年7月14日)
同志们: 今天在这里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全市统一战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一步动员和凝聚全市统战各界的智慧和力量,为全面贯彻落实“七一”重要讲话和市委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全市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深刻领会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掀起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落实市委工作会议精神的热潮,统战系统自觉主动地做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是学习贯彻落实的具体体现,是抓落实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无论是对于统一战线服务全局中心工作,还是提升统战系统自身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是党和国家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问题,迫切需要转变社会管理理念,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党的十七大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突出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今年2月19日至23日,中央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胡锦涛总书记在研讨班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分析了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和重点工作。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省、市关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部署及全省统战系统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会议精神,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和政府积极应对我国进入社会矛盾多发期、社会风险活跃期的社会现实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有着重大战略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必须把握好的重点工作。 (二)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是开创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的必然要求。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是党和国家的重大任务,又是统战系统的重要工作,也是统一战线发挥优势、服务大局的一项新的重大任务。刚刚在召开的市委工作会议刘书记明确要求全市,要突出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幸福指数同步提升上实现更大突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与统一战线服务中心的重点任务高度一致,与贯彻落实市委的重大战略部署高度一致,与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发展要求高度一致,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在新任务面前,我们一定要积极参与,奋发有为,把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集力量、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等众多优势,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实际举措和根本动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觉地担负起社会管理创新的重任,完成好这一新时期的新任务。 (三)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是统一战线自身提升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契机。如何适应统战工作社会化发展趋势,提升科学化水平,是统一战线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社会管理创新,契合了社会化趋势下统战工作创新的实际需要,为统一战线提升科学化水平提供了新机遇,注入了新动力。全市统战系统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创新统战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为切入点,不断拓展新的工作领域,搭建新的工作平台和网络,形成新的工作手段和制度,通过统战工作的创新发展,不断提升科学化水平,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要围绕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结合“大统战”工作机制做好统战系统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统筹整合系统内各种社会管理资源和协同力量,切实把党的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优势转化为管理、服务优势,发挥统一战线各类组织和广大成员在引领社会、协调社会、服务社会和建设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协助党委实现领导作用全覆盖,把统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明确要求,强化措施,切实推进统一战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统战系统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按照市委和省委统战部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全市的发展大局,立足本职,发挥优势,以构建和谐“五大关系”为目标,强化源头治理、健全管理机制、夯实基层基础,主动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稳定,以创新的思维、改革的思路、探索的精神和务实的态度,积极探索统一战线加强和服务社会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提高统战系统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不断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 围绕这一总体要求,要着重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组织各民主党派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作为政治联盟的各民主党派,反映和代表着各自成员和所联系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要求,在社会管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引导各民主党派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一是通过建言献策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深入开展“我为社会管理创新献良策”活动,组织和引导党外人士把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建言献策的重要内容,围绕“十二五”规划中的管理创新战略和改善民生等社会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撰写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二是通过政治协商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完善“季季谈”、“双月谈”等政治协商载体,不断提升政治协商成效,畅通民主党派成员和所联系群众权益诉求反映渠道,支持党外代表人士就社会管理创新提出政策建议。三是通过民主监督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民主监督作用,加大民主监督的力度,重点围绕法律法规的实施、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部署的落实、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廉洁从政、工作作风等方面情况,组织党外人士开展民主监督活动,推进全市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发挥特约人员的检查、咨询和监督作用,支持和帮助他们参与全市重要的执法监督和专项检查活动,及时反映公共政策所涉及群众的意见,推动做好情绪疏导、矛盾化解工作。四是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建立完善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和管理体系,推动党派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实践“同心”重要思想,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进政治共识;在提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功能的基础上,更好地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社会大众。 (二)强化民族宗教领城社会管理工作。民族宗教领域的服务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特殊的社会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我们要适应社会管理创新的新要求,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加强对民族宗教事务的综合管理。一要创新民族宗教社会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市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的协同作用,依照《宗教事务条例》,坚持宗教事务管理的法制化、社会化方向,加大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宗教事务,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方式来解决宗教领域的社会问题,调动社会力量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综合管理。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强化基层民族宗教工作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民族宗教社会管理信息网络建设。二要构建统一战线应急管理新机制。建立《统一战线预防与处置突发社会事件应急预案》,对各类矛盾纠纷尤其是民族宗教领域的不稳定因素,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确保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三要促进宗教团体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会同市民宗局推进“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通过“和谐寺观教堂”的创建,努力使宗教组织的规模、功能、作用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相适应、相匹配,切实做好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工作,确保民族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四要完善少数民族群众社会管理服务。积极响应国家及省民委关于创建“民族小康示范村”的工作布署,开展“民族小康示范村”创建活动,帮助我市民族聚居村、民族聚居组的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充分利用民族政策来协调资金,改善民生,加大对民族村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构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平台。 (三)加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非公有制企业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与市委提出的“五个更大突破”和全面建设小康新要求还有较多差距,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显得尤为紧迫。首先,要支持工商联履行有关经济类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职责。协助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我市《关于加强工商联工作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工商联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承接政府职能的能力和水平。更加积极有效地反映所联系的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畅通非公有制企业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加强对行业商会的管理,提高商会在本行业的公信力、影响力,使行业商会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支持工商联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成立劳动争议和谐调解小组,共同推动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协商机制,使企业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其次,要做好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管理、服务和引导。帮助市工商联成立非公有制企业服务中心,逐步建立适应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求的服务载体和机制。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工作,深入开展非公经济组织“创先争优”活动,促进他们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法制意识和企业诚信。建立完整、规范的综合评价数据库,作为培养、推荐、选拔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重要依据,为加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社会管理奠定扎实基础。第三,要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组织统战成员开展“进企解难”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帮扶。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加速企业发展,帮助他们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经济效益,做大做强经济总量;引导非公经济人士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全力推进清洁生产活动,争创绿色园林企业;引导非公经济人士投身新农村建设,与农户携手合作,帮助农村创办项目,促进农村发展致富;引导非公经济人士积极构建企业文化,培育和铸造现代企业精神,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长寿型企业之路。第四,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组织开展好“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评比活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引导非公经济人士争当优秀建设者,树立“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理念,积极参与光彩事业,投身扶贫开发、就业再就业,为促进社会和谐作贡献。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履行所在企业的社会责任,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科学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正确处理好企业发展与维护职工利益的关系。 (四)推动新社会组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新社会组织是联系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纽带,对于协同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协调不同阶层群体间的利益冲突、维护社会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把新社会组织作为统一战线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平台,调整思路、整合资源、加大力度,加强社会领域统战工作。一要充分发挥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无党派知联会的组织网络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吸引更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参加进来,逐步建成职能明确、机制健全、制度完善、工作高效的组织体系,使其成为新社会组织党外人士与党和政府沟通联系的重要渠道,为他们有序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创造条件。以市、县(区)无党派知联会为主要载体,鼓励和支持新社会组织党外代表人士发挥带头作用,围绕政府职能转型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强本组织的公益服务功能和志愿精神,引导帮助无党派知联会成立爱心慈善基金会,在全市积极创建教育服务基地、医卫服务基地、农林服务基地、法律服务基地,依托“四大服务基地”,开展社会服务,参与社会管理。二要建立健全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机制。要发挥各类统战社团工作辐射作用,开拓统一战线社会化工作渠道,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分类指导。由市委统战部牵头,以无党派知联会为主体,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重点做好律师、会计师、审计师、税务师事务所等自由择业知识分子集中的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拓宽工作渠道,加强载体建设,树立工作典型,不断探索适应新社会组织运行机制和工作特点的统战工作新体制、新方法。三要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外代表人士的管理和服务。重视新社会组织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加强政治引导及人才的发现、培养和服务工作,为他们有序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创造条件。要加强新社会组织公信力建设,促进新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主动承担社会辜务,协同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协调不同阶层群体间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五)引导港澳台海外人士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随着我市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台资企业大量进入,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与大陆同胞的交流交往更加频繁密切,包括港澳台海外人士在内的统一战线广大成员是社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一要加强与港澳台海外社团的联络联谊。要以海外联谊会为依托,结合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开展“心桥联谊”活动,加强联络交往,密切与港澳台海外社团的联系,学习借鉴港澳台海外社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做法与经验,服务于淮安的经济社会建设。二要支持港澳台海外人士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积极向海外人士推介淮安的区位优势、优良环境、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增进淮安籍“三胞”的乡情、亲情、友情,引导他们来淮安投资兴业,积极参与当地的社会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侨联、台联等方面的作用,引导港澳同胞、台胞台属、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等积极参与公益慈善、希望工程和医疗卫生等社会服务事业,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作贡献。三要积极做好在淮港澳台海外人士投资企业的服务工作。引导他们加强和谐企业建设,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投身社会服务事业,为促进淮安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作出贡献。 (六)完善统战工作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活力也在基层。统一战线在基层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资源优势,要拓宽思路、创新举措、健全机制、增加合力,不断加强基层统战工作,夯实社会管理工作基础。一要加强和推进社区统战工作。建立社区统战资源数据库,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建立和完善社区统战工作情况通报、信息反馈、走访慰问等各项制度,深入开展“统战成员进社区”、“社区共建”活动,着力选树典型,充分发挥统战成员作用,以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区管理、反映社区民意,引导和支持群众自治组织参与基层管理,努力营造统战成员和居民共建和谐社区的良好氛围,推动基层群众在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的民主参与。二要加强统战工作基层基础建设。强化企业、学校、医院等基层单位统战工作,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统战工作网络,拓展统战工作的覆盖面。密切与统一战线成员所在单位的联系,建立统战工作对接机制,开展 “双向服务”,共同做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七)加强品牌创建提升社会管理创新成效。开展统战品牌创建活动,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凝聚各方力量,搭建统战系统服务社会管理事业的支撑平台。通过近年来的推进,我市的统战品牌创建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改善民生、服务奉献社会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要继续完善以“四个行”、“志愿团”为主的品牌载体,不断提升广大统战成员的社会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成效,更加有效地把社会管理创新融入到统战品牌创建之中,以统战品牌创建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一是以光彩感恩“四个行”品牌促进社会管理创新。通过光彩感恩“生态行”,引导非公企业开展“生态低碳园林企业”创建活动,建立节能环保长效机制,打造成为环境保护管理的“助推器”;通过光彩感恩“教育行”,在全市创建更多的“光彩名校”,帮助农村发展教育,打造成为农村教育事业的“服务器”;通过光彩感恩“救助行”,组织非公经济人士定期开展捐赠活动,伸出援助之手,扶贫济困,奉献爱心,打造成为社会弱势群体生活的“取暖器”;通过光彩感恩“强村行”,组织非公企业与贫困村结对挂钩,开展项目和资金帮扶,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打造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加速器”。二是以“志愿团”品牌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利用“和谐淮安建设志愿团”这一有效载体,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推进统战系统社会管理工作创新发展。重点围绕就业援助、送教下乡、医疗救助、法律援助四大板块,组织志愿团成员每季度围绕一个主题,集中开展大型的志愿活动,服务困难群体。组织更多的统战成员企业举办“促进就业专场招聘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积极帮助困难群体就业。通过“志愿团”富有成效的社会服务,以有效解决就业难题体现和谐,以热情扶持农村教育体现和谐,以倾力化解病患困境体现和谐,以切实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体现和谐,充分展示出统战成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三是以“同心”品牌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组织统战成员全力实施“同心•凝聚合力”、“同心•建言献策”、“同心•促进发展”、“同心•改善民生”、“同心•和谐维稳”“五大工程”。通过“五大工程”的实施,最大限度地发挥统战优势,创建富有我市特色的“同心”品牌,为推进全市又好又快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作出积极贡献。近期,市委统战部还将牵头组织开展“同心•五大走访”活动,以此推进“同心”品牌创建。通过“走访三老”送爱心、“走访企业”送技术、“走访学校”送支助、“走访社区”送温暖、“走访农村”送项目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带动广大统战成员努力践行“同心”思想,以高度的政治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积极的推动科学发展,保障改善民生,服务奉献社会。 三、加强领导,认真组织,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实效性 全市统战系统各单位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工作落实,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实效。 第一,加强组织动员,形成工作合力。统战系统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成效如何,关键在于组织发动。为加强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委统战部将成立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和指导全市统战系统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全市统战系统要把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当前重中之重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发挥好牵头、组织和协调作用,充分调动统一战线各方面的积极性,把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变成统一战线成员的自觉行动。统战系统各单位要加强沟通协调,齐心协力,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第二,强化措施落实,确保工作到位。社会管理创新综合性强,工作量大,任务繁重。要根据市委和省委统战部的部署,立足自身的实际,找准社会管理创新与统一战线的对接点,明确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推动工作的深入开展。市委统战部已经制定下发了全市的《统一战线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意见》,目标措施已经明确,关键在于狠抓落实。统战系统各单位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精心部署,细化方案,分解任务,强化督查和考核,对重点工作要明确分管人、承办人,做到责任到点、任务到人。要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列入全年目标考核,作为年终总结评比的重要依据,切实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扎实、有效、有序地开展。 第三,坚持求真务实,推动工作创断。统战系统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和探索性都非常强的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在坚持中央和省、市委关于社会管理创新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的同时,结合各自实际,发挥主动性,增强创造性,探索新办法,创造好经验,选树好典型,力求出亮点、出成果,把社会管理创新当作一项重大课题来进行实施。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各级统战宣传平台,大力宣传我市统战系统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创新举措、显著成效和先进典型,积极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把统一战线各方力量凝聚到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上来,努力在服务社会管理中创造新经验,开创新局面。 同志们,做好统战系统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全力做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奋力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为全市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