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挚友之声

 


应重视青少年网瘾问题并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发表日期:2010-01-22          【编辑录入:】

 
    统战人士反映,截至09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人,跃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网民群体,占到了68.6%,不到18岁的网民数量达到948万人。而在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数量约占13.2%,另有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并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之势。
    网瘾直接导致青少年身心伤害。表现为生理上情绪低落、疲乏无力、食欲不振。长时间上网可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甚至昏迷猝死;心理上难以控制上网冲动,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逻辑思维较迟钝,容易自我封闭,人格异化;道德上缺少现实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加之缺乏道德自律;行为上人格易发生变化。为了上网不惜欺骗父母、偷窃,甚至抢劫。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网络引导,培养健康向上的上网习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建议:
    1. 形成治理青少年网瘾问题长效机制。防范网瘾是一项综合性的、长期的社会工程,应多方形成合力。网络监察部门应加强对网络行业的监管,从技术、管理等方面规范网吧、网站、网络游戏制造商等的从业行为。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不得去网吧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取缔处罚黑网吧。学校和家长应坚持教育为先、疏堵结合,多进行正面教育引导,多提供社交机会,避免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之中。
    2.加强青少年网民健康行为教育。青少年正值长身体的年代,应教育他们上网要自我调节克制,避免因长时间上网而损害身心健康。针对网络发展中出现的不健康行为,应加强网上行为教育,尊重个人隐私,避免在网上使用侮辱性语言以及攻击他人的内容。
    3. 尽快把“网络道德和礼节”内容纳入基础教育课程。借鉴国外经验,把培养网络道德和礼节的内容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促使学生从小养成文明上网观念。目前,韩国四年级以上学生开始接受网络礼仪教育。韩国已经规定从2009年3月起,小学二年级以上学生均将接受“网络礼仪”课程教育,并作为社会技能课程培训的一部分。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