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楚 地域名。淮安就位于它的腹心地带。 许嘉璐说:“淮楚文化是中华文化各种亚文化当中的一个璀璨的、美丽的、令人骄傲的地域文化。” 如果我们不局限于唯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摇篮的旧说,也不附会两河流域文明而将长江、黄河说成是中华“两河”,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淮河。苏秉琦说“这个地区存在着一个或多个重要的历史文化”。他还说:“如果把山东的西南一角、河南的东南一块,安徽的淮北一块与江苏北部连接在一起,这个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存确有特色,这可能与徐夷、淮夷有关。” 这就是“围绕洪泽湖、淮河下游,包括苏鲁豫皖临近地区”的一个完整的考古文化区系。 这就是淮楚大地。 这里曾发现距今1000万年前的长臂猿化石,是新生代世界生物进化或人类起源的中心之一。又曾发现“下草湾人”(属晚期智人,已与现代人非常接近)化石。这里曾发掘距今5000年到7000年的青莲岗文化遗存,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一个分支,上层覆盖着大汶口文化(花厅文化),再上面是龙山文化。张光直认为:这一带的高度发达的文明,与西方的夏(二里头文化)分庭抗礼。 傅斯年提出中华文明起源的“夷夏东西说”。翦伯赞则说:中华民族最早的民族大融合,是炎黄帝、黄帝族和夷族。 淮夷,古徐国 部落名,邦国名。 淮安人的先民是古淮夷人。李学勤说:淮夷是居住在淮水流域的古代人民的总称。《史记·夏本纪》集解引郑玄注:“淮夷,淮水上之民也。”清·胡谓《禹贡椎指》说:“淮南北近水之地皆为淮夷。”李先生还说:在这一地区,曾存在许多大小邦国,都属于淮夷的范围,其中最大的是徐国。徐旭生也认为,徐“在周代为东夷集团中最大的国家”。夏启夺取政权后,为了安抚势力仍然强大的东方夷族,“封伯益后若木于徐”。《左传》杜注:徐国在下邳僮县东南。即今盱眙淮河以北及泗洪一带。徐本称“虎”(以虎为族姓),“商人承之而称虎方”。郭沫若说:徐虎一音之转。李白凤从其说,并指出:“虎、徐声转,虎、楚同声。”他还认为:周昭王以前,南方的楚还没有建国,金文(铜器铭文)只称其为荆或南国。早期的金文提到的楚,“乃东楚,亦即徐夷,又称虎方者是也”。可见,淮楚之称楚实早于荆楚。 周穆王时,徐偃王“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炽,乃封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偃王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所谓“九夷”,泛指淮楚大地的“淮泗间部族”,亦即淮夷。潢池,《水经注》曰:“潢水,一名汪水,与泡水合,至沛入泗,自山阳(今楚州区)以东,海陵(今泰州)以北,其地当之。”后来,周穆王“得骐骥之乘”,对徐进行突然袭击,偃王“仁而无权(不会权变),不忍斗,北撤至彭城武原县东山(今在徐州,)百姓随之者以万数,因名其山为徐山。”之后成书的《禹贡》将主要是淮徐夷活动区域的泰山以南、淮河以北地区称为徐州,或源于此。 徐人除北撤彭城和“复封其宗于徐(大徐城,即今泗洪县半城)”者外,又有部分被周人压迫而南下,进入江西、浙江北部,在这一带留下大量出土器物和文献,表明春秋前期越建国前,徐人对南方开发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淮阴 建置名。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在今淮安市境置淮阴、盱眙、东阳等县。 楚考烈王十五年,春申君黄歇以“淮北地边于齐,请求迁徙封江东,而以淮北为郡”,是今淮安北境设郡之始,时值公元前248年。 公元前239年,甘罗建功于秦,后拜为上卿,又十六年秦灭楚,尽收楚地。甘罗城当建在此后两、三年间,城“周四百二十七丈”,地在“淮阴镇(今码头镇)北一里韩信钓处”。 淮阴县始治甘罗城。 晋太康三年(282年),移广陵郡治淮阴,直到元帝南渡时移去。 晋永和八年(352年)荀羡营造新淮阴城。其时,上距祖狄北伐约30年。又30年后仍发生淝水之战。淮阴成为东晋及南朝与北方鲜卑及羌族的政权对峙的重要据点。之后,或为淮阴郡,或为淮州,还时以北兖州及南高平郡,东平郡等寄治于此。 隋开皇元年(581年)改东平郡为淮阴郡,并立楚州(开皇十二年移治山阳县)。 唐时,淮阴“境始大”,南及白马湖,东隶涟水得金城,西与宿迁接壤。“淮颖水运”西向寿州40里入颖,南经新浦(即宋之沙河、明之清江浦,今之两淮间里运河),入楚州抵长江,淮阴是为枢纽。张煦侯先生说:“唐时淮阴最为冲胜”。 淮安 建置名。汉武帝元狩六年(117年)置射阳县,地当今淮安市楚州区及宝应县之半。晋安帝义熙七年(411年)置山阳郡,并于射阳县境立山阳县。(山阳,因位处钵池山之南得名。)齐永明七年(489年)于盱眙、山阳界间立东平郡于淮阴,领寿张、淮安二县。隋开皇初山阳郡废,十二年置楚州,大叶=业初废。唐武德中称东楚州(以盱眙置西楚州),后复名楚州(撤西楚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淮阴郡,乾元元年(768年)复为楚州,皆以山阳为治所。宋仍以山阳县属楚州。建炎间没于金,绍兴元年(1131年)复之,并升县为淮安军,不久又改军为州。 明清两朝,立淮安府,而“以山阳附府郭”。 清河 建置名。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始于大清口置于清河县,得淮北地,属清河军。县立三年地入于元。 元初清河、淮阴并置。至元二十年(1283年)并淮阴入山阳,清河以后立仍独存。泰定中,河决,徙淮阴故城,清河始得淮阴县故地而县境及于淮水之南。天历中(约1330年)又移治小清口之西北(即今“旧县”村)。明初因元之旧,崇祯末复迁治甘罗城。清初仍旧治,康熙中屡圮于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移治清江浦。除南界棠梨泾、清州涧仍属山阳外,尽得古淮阴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