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民革党员 张家欣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各高校应充分估计困难和问题,积极应对。 一、金融危机对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江苏作为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当然也逃脱不了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这种影响直观而明显地表现为: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纺织、玩具、以及低端IT产品制造业,订单急速减少,经济增长趋缓,失业人员增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明显增大。从去年10月份开始,金融危机对毕业生就业就有所表现,苏州、无锡、南京等地,有的企业开始取消校园招聘会行程;有的聘人大户开始缩减招聘计划;有的企业开始在一定范围内裁员;有的企业开始实行“上三休四”,变相减少上班时间,降低工资支出;有的企业直接放长假,薪资打折发放;还有的企业因订单减少,不得不把通过笔试、面试已经决定的招聘录用结果自动取消等等。从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统计看,和去年同期相比,大学生就业比率也有所下降。 二、高校就业工作对策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各高等院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共同推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满意就业。 1.要象关心自己子女一样关爱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为学生提供全面、周到、优质的就业服务。 2.要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育学生端正心态、准确定位、抓住机遇,尽快就业。大学生就业难度的增大不完全起因于金融危机,与大学生的素质、就业能力与就业心态也有很大关系。有些毕业生就业定位不准,就业心态不正,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对经济发达地区、薪资水平高、工作环境好、社会声誉好的工作趋之若鹜,对到偏远地区、艰苦行业、基层单位就业准备不足,导致“有业不就”。也有些毕业生,未经历生活磨练,不懂生活艰辛,性情浮躁,眼高手低,经不起挫折,受不了委屈,“大事干不了,小事又不干”、诚信缺失,频繁跳槽,导致“无业可就”。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如果毕业生本人不能准确定位,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那无疑是雪上加霜。 3.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内涵建设,培养创新意识,创业意识,提升择业能力。 4.要主动与政府、行业、企业联系,构建校、政、行、企联合体,开发就业市场,建立就业基地,扩大就业网络,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
|